目前访问量:120369

快讯:为方便阅读,可将“东京亮点”的链接保存在手机桌面上(不占容量)方法是:点右上角>点浏览器>选发送>再选保存桌面>OK了。

笔墨禅心写春秋(下)
阅读量:120370
作者:李永亮
2019-11-20
笔墨禅心写春秋(下)
---访谈著名花鸟画家黄三枝实录           
             
李永亮: 与“诗在言外”同样,一幅好的中国画,它的意蕴也在画外。看三枝的画,能够让我们感觉到一种浓郁的张力,这种张力和西画中的冲击力是截然不同的,好像有一种绵绵不断的力量在向外扩张,向外延伸,我们好像看到了画外的其他意象,似乎也闻到了意想不到的芬芳。有的评论家说,三枝非常善于使用破笔的线条和粉白,其实三枝为了达到这笔断而意连的效果,为了增强粉白与其他色彩的吻合,他不知道进行过多少回的探索和试验。可谓是“废纸三千伴光阴”。但是他成功了。在他的作品里,显示出来一种非凡的感染力,一种超乎我们想象的力量。黄先生常说,只有自重,才能够载重,我们来听他解说一番吧
 
黄三枝:苏东坡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后人评青藤的书法:书中有画,画中有书。李苦禅说:书法的高度是画,画的高度是书。显然诗画同源!所谓张力就是笔力,李可染先生有一方印章:废画三千!我想每一位画家都经历过这种阵痛。李可染又说:我跟白石老人学笔墨十年,要达到白石老人笔力雄健,至少150年,我跟白石老人学了一个“慢”字,跟黄宾虹学了一个“厚”字,看白石老人的清厚无人可及!清人笪重光说:绵厚,难哉、难哉、难哉。他用了三个感叹号!我们看黄宾虹、潘天寿的线条就是绵里藏针,这是高级的线条。艺术正因为有高度和难度才有价值。关于花卉粉白,我曾看一幅黄宾虹的花卉,在一朵花中不经意的用了一点粉白,让人拍案叫绝,古人云: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用在虹叟老人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李可染说:废话三千。那意思就是不要怕画坏,“大胆下笔,细心收拾。”怕画坏是没有能力的表现,怕画不好就会墨守自己固定的套路,不敢突破,永远在经验里重复!这是普通画家的表现。我看到了万吨货轮,感受到自重才能载重,大家都知道:一万吨的货轮载重八干吨,十万吨货轮一定载重八万吨。
 


李永亮:沉寂十年,这对一般人来说,似乎不可思议。但三枝为了心慕手追古人的气度和胸怀,为了陶冶自己拥有一种纯粹的内心平静,他把沉寂看作是他崇高人生的一次选择。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他保持了一种最为接近自然状态的生活方式。不订报纸不看电视,甚至远离现代的通讯工具
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他俩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就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他临摹了难以数计的名人字画,而十年沉寂之后的积淀,在他以后所创造的作品中慢慢地地体现出来。不用说他的用笔落墨气度不凡,也不用说他纵横开笔虚实相生,最为重要的是:他找到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艺术语言。我们来听一听他是怎么说的?



黄三枝:这十年是无奈的十年,因为没什么事好做,收入低不如呆在家里,这十年对以后的积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十年一则研究美术史,二来大量临摹一些古人名作,笔头上增进不少。有的画作临了二十多遍,这样对古人的用墨,转折变化极为丰富的表现手法做了大量的对比研究,恽南田说: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最多相合。古人一幅画都是他承上启下几十年积累的结晶,把他理解消化对学习的人有无限的帮助,这也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如同读书,你读一遍和读十遍是不一样的。正确的重复,重复的力量,重复能快速提高!只有正确的重复,才是学习的捷径。这十年我研究了二十世纪所有的艺术大师,并梳理了当代很多优秀画家,有的画家还有几年发展?有的画家已经划了句号,看清了自己,找到了方法,明白了方向。开始我还定了一些报刊杂志,看到很多资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心就会乱跳,容易诱惑,主要是没有什么收入,干脆就不定了,接近于自然的生活方式。每天都画的很晚,实话实说,这个时期也期待着能扬眉吐气。与古人对话也养成了一个习惯,至今不敢潦草,不敢放松严谨和认真。那时借朋友一本画册,要赶着临完还人,加班加点的画。那段时间比在学校收获还大,我住在六楼,阁楼上堆满了废书画,现在想想:十年是一眨眼的功夫,南怀谨说:人始终在三个境界里转,自欺、欺人、被欺。过去的都是昨天不值一提!自信者应该看到未来。
 
李永亮: “谢赫六法”是中国古代绘画最重要的美术原则。六法精论,可以说是万古不移。在三枝看来,民国时期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许多绘画大家都对自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无论是精神上,还是在技艺上,黄宾虹的意境浑厚,齐白石的妙趣横生,其实都离不开“气韵”二字,而谢赫六法,第一法就是气韵。何谓气韵,三枝的解释是:气乃笔,墨乃韵。我们如果仔细看他作画,从开始到作品完成,惜墨如金的他,在纸上砚上并没有多余的墨,更为吃惊的是:水洗里的水一直保持着清净。再看那幅业已完成的作品,构图新巧笔墨严谨,画面是那样的灵动。今天的机会难得,我们还是想深入地听听黄先生的言传身教.


 
黄三枝:谢赫六法:六法精论,千古不移。中国画有六法,西方只有四法。西方没有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传移摹写、经营位置。这六法过去是给人物画定的法则,实际上就是中国画的法则。传统中国画博大精深,离开了传统谈不上创新,不能透支传统,二十多年来我对八大山人的研究和临摹认识到很多别人体会不到的信息,观八大山人画作极其严谨,又十分讲究,简单说:不可多一点,也不可少一笔,黄金分割线十分精妙,可谓前无古人,他的作品超越了他的生命。白石老人在自传中说:他自己作画之后水洗很干净。我想应该将历代大师的好习惯和好方法继承并学习下来,一开始就讲究用墨用水,渐渐养成了习惯,习惯便成自然。
 
李永亮: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在山西省的东南地区,在大街小巷,在城镇乡村,经常能看见一位16岁的少年骑着自行车飞跑。车兜里,装着他赖以生存的工具:两副三斤重的电洛铁。他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黄先生—--烫画少年黄三枝。为了度过贫困的艰苦岁月,也为了圆一圆自己学习艺术的初心,他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挨家挨户寻找可以烫画的机会。在一阵阵呛人的青烟飘起,一幅幅“八仙过海,松鹤延年,梅兰竹菊在家具上美丽地出现了,古色古香,也只有在这时,三枝的脸上才有一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在考上中国美术学院前的五年时间里,烫画几乎成了他全部的工作和学习
为了烫画,他经历了种种难以想象的磨难;也因为烫画,练就了他超乎寻常的臂力,有朋友披露,三枝了不得的笔力,大概就是在这一个时期奠定了基础。黄宾虹说:笔力的强弱,决定了艺术的高低。现在回想起当年的这一段经历,黄先生一定会有许多的感慨吧。


 
黄三枝:    这个问题,勾起了往事的回忆。人的一生啊像太极,你看太极一半黑一半白,又象日月,天天黑白轮回,云月相伴,非常准时,变换不虚,如同因果不虚,因果交换。人生正是一半苦一半乐。所以人这一辈子有吃不尽的亏,也有占不尽的便宜:正如弘一法师临终前的绝笔:悲欣交集。这四个字就概括了人生。因此,人一旦明白之后,就会减少很多抱怨,多生一些欢喜心。凡自信者皆强,自信者更应该低调。过去的经历真是不堪回首,当年为了生计奔于拼命,一天骑自行车100里左右,沿着公路两边跑,生怕走远了不认识回来的路,有时很多天也没人要烫画,天天很快乐并乐在其中,出去见闻很广,天天一日游。有时遇到做家具的人家才需要烫画,有的人也不需要。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烫画的,遇到好的人家还管一顿饭吃,有的人家就不管了,只有饿着肚子干活,有几次还碰到放狗咬你,常常很晚才回到住处,跟要饭的没什么区别⋯现在想想都是福报,每一个人的经历都不可复制,经历让我发愤图强,力争上游!看到有的人比我还艰难,为何不努力?我想这是信念,因为爱好艺术绘画,人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李永亮:
 岁月无声,流水有痕,在与中国画相处的每一天,无论身在何处,三枝都生活得井然有序,安静淡定,写字作画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而睡觉前的读书,笔记,则记下他点点滴滴的心得体会。笔记名曰“砚边手记”,“手记”虽然不能说是字字珠玑,但却有许多的真知灼见,这是他在四十年时间里挥毫作画的真情实感,这也是他毫无保留的“心”的袒露。通过“砚边手记”,我们能够看到三枝在不断地提升自己,他要力争达到一个崭新的艺术境地,他那一派风姿卓然的笔墨,我们相信终究会有一天在当代画坛上流彩飘香。

黄三枝:人人心中有,人人手上无。我觉得艺术是个人行为,完全靠个人的天分加勤奋去完成,艺术之难难于表现,可谓知易行难,知行合一者更难。

李永亮:当年齐白石大器晚成,60岁时有陈师曾推荐画展,在日本高岛屋一举成功,今天的黄三枝并不希望自己的大器晚成来得太早,但他却希望见识更多的“陈师曾”。
苏东坡有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读懂并欣赏黄三枝,可能需要时间,然而,我们还是希望今天在座的每一位朋友都能够成为他的“先知”和“伯乐”。


 
黄三枝:
感谢东宝沙龙里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朋友,感谢您们的支持和耐心,感谢永亮老师,永琚老师,林晖老师,春华老师,你们辛苦了!我的感言:每个人都有百年之后,百年以后我的作品还有人在欣赏,等于我的艺术生命在延续,这就是我的理想。再次感谢大家的仁爱!打扰了!
 
李永亮:今天晚上的笔墨禅心写春秋---访谈著名花鸟画家黄三枝”,差不多要告一个段落了,在访谈节目结束之前,我们请著名艺术评论家林晖先生,对我们的访谈会发表高见。
 
林晖:著名實力派畫家黃三枝先生出生于江淮廣陵;地靈人傑,盖系揚州八怪之後裔。受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得學位南京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學碩士;根正苗紅,實乃大紅大紫之先兆。學院派科班出身,繪畫書法皆受名師指點;實力派脫穎而出,嘗獲畫界宿耆王伯敏贊許。待藝術以生命之真誠,騎摩托車行萬里路,寫萬張畫;处人生以藝術之態度,學胡杨頑強生存,一簞一瓢不改其樂,以其行為軌跡譜寫了一部「畫家是怎樣煉成的」。畫家擅長書法,熟諳史論,重視傳統,勤于寫生,參禪悟道,以至作品傳統功力畢現而又個人面目清晰⋯⋯。繪畫、書法、理論,三位一體而極易催生大名「三枝」盖由「三技」之誤之想像也。
 
谢谢林先生,我们的“笔墨禅心写春秋”---与著名花鸟画家黄三枝的访谈会到这里正式结束了。谢谢黄三枝先生,谢谢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让我们一起陶冶,让我们的心变得更加年轻一些吧!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点评,或者吐槽…..




 

#{{item.rowno}} {{item.content}}

{{item.reg_date | date}} {{item.acc}} {{item.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