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访问量:1390

快讯:为方便阅读,可将“东京亮点”的链接保存在手机桌面上(不占容量)方法是:点右上角>点浏览器>选发送>再选保存桌面>OK了。

美术史上前无古人的百米画卷 (上)
阅读量:1391
作者:李永亮
2023-12-20

线上访谈录
美术史上前无古人的百米画卷 <上>


美术史上前无古人的百米画卷<上>
访谈当代著名画家王子江先生(实录)
时间:2017/ 8/18

谈话:王子江

访问:李永亮

12:30 CCTV华人世界,介绍王子江视频

12:50 花絮(李永亮)五号台风平安地经过东京,给炎热的八月带来可怜的几丝凉意。这天,我和王子江先生约好在涩谷车站附近的警察交番碰头。在离约定时间还有5分钟的时候,我已经在人群中看见他了。我们握手“热暄”,我说:“王先生让你久等了”。他回答:“我也是刚到5分钟”。于是,我们绕过忠犬八公的铜像,穿过明治通里,乘坐扶手电梯,走进了马克城。一路上,王子江先生给我讲叙着参加香港五百人水墨画展的趣事。听着他的富有磁性的话语,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一段二十五年前的往事,一段不同寻常的往事。 1992年6月21日,我们应千叶省浦安市文化财团的邀请,将在这里举行一次题为“中国传统艺能”的公演。考虑到热情的观众们大凡会在开演前早早的来到剧场,财团理事长渡边先生提出,能否在公演前和休息中,为观众进行别开生面的书画实演。 有朋友给我介绍了王子江,那时我还不认识他,也没有见过他的作品,手里有的只是他寄给我的一本作品照相册。 当日,我利用舞台彩排的空隙,到大厅察看书画实演的准备情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正在伏案作画的面目俊秀的年轻人,傍人告诉我,他就是王子江,第一个来到现场的画家。 这是我和王子江的第一次见面。


在浦安的演出无需描写,照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大厅里的中国书画实演也热闹非凡,书画家们的实演作品大都赠送给了热情的日本观众。我不知道这天王子江实演,并送出了多少幅作品,但我知道,他是最受欢迎的画家,他一直画到我们演出结束,和我们的演员一起离开剧场。 是的,王子江先生无疑是一位认真而又执着的艺术家,正是这一认真而又执着的精神,伴随他走过了三十年的海外艺术生涯,在艺木上潜心修行的三十年;也正是这一认真而又执着的精神,让他的艺术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让他的绘画成就迎来了硕果累累的金秋。 当我们面对美术史上前无古人的百米画卷时,我们几曾想到: 完成这样一部巨作,需要艺术家有着何等平静的内心,何等丰富的积累, 以及,何等娴熟的功力呵?!

王子江 简历:
中国芸術研究院访问学者·日本100m水墨障壁画創始人··日本水墨芸術協会会长·日本美术家联盟会员· NHK テレビ水墨画講師·宝塚大學美術部非常勤水墨画講師·内閣総理大臣賞·文部大臣賞·外務大臣賞。

13:00 开始
李永亮:朋友们下午好!我是司会担当,亚洲文化艺术协会的李永亮,又到了我们“永亮访谈”的时间,今天我们在东京的东宝沙龙,与旅居在东京江东的著名画家王子江先生线上互动,举行别开生面的“美术史上前无古人的百米画卷,访谈当代著名画家王子江先生”,与会者不仅有来自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和北海道的朋友,还有中国北京,上海,南京,厦门等地的朋友,而且还有来自德国,加拿大,英国等欧美国家的朋友,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这里也勉强算是一个小小的艺术世界,希望通过我们这个东宝沙龙,这个艺术小世界,能够给力于“让王子江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王子江”。但愿我的微薄的声音,能够穿过日本海,但愿王子江的一系列记录时代的作品,能够飞越太平洋。 我们掌声欢迎王子江先生!!(掌声是热烈的,但是无声的) 在日本,我们按照日本的习惯,王子江先生能不能先给大家“挨拶”一下。

王子江:现代科技的技术,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让我们来自世界各地,日本各地的朋友们都没有了距离感,感觉很亲切,谢谢大家。 李老师介绍提供的这次机会,我很高兴,能够跟大家在一起,在沙龙里见面,聊一些事情。上次听到和年老师的一些介绍呢,这个访谈会听了以后也很受启发。觉得大家都畅所欲言,而且我感觉到就是非常有水平的一个沙龙,是质量非常高的。大家那么关心艺术,关心咱们现在这个时代,而且对在日的我们这些画家那么关心,我觉得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沙龙,希望大家坚持下去。

李永亮:“圣煌”,是王子江为迎接21世纪的钟声,创作于1999年的百米画卷(100米x2米),画面上,九十余名僧侶栩栩如生地叙之于王子江的笔端,无一雷同,不啻为现代意义上的“晨钟暮鼓图”。因为有感于奈良药师寺对于中国佛教和佛教人物的敬重,王子江的这幅百米画卷,最终无偿地捐赠给了奈良药师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奈良药师寺,这是第一次收藏了外国画家的作品。于是,在东京的银座画廊和奈良药师寺,分别举行了盛大的奉纳仪式,和接纳仪式。此情此景,让我们来听听王子江的介绍。

王子江:我到日本有30年了,在我到日本的第二年,来到了京都,和奈良,参观了不少的名胜古迹。走进药师寺的时候,看到院子里有中国的建筑、是玄奘三藏院。 我当时很奇怪,问日本的寺庙里面,怎么为我们的三藏盖了一个纪念馆呢,一看上面那个扁,是赵朴初先生提的。赵朴初先生是我祖父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我们在八十年代,有很多接触。 一幅作品的再创作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年啊,特别是看到药师寺里有玄奘三藏院的建筑,以后还听说,后边还有平山郁夫先生为玄奘三藏画的作品。我感很感动,一种感谢的心情就油然而生,后来有非常好的朋友给我介绍了药师寺,并把我的这种心情,感谢心情传达给了药师寺,从此就和药师寺结下了缘。高田先生,安田先生都是我非常好的朋友。 他们非常高兴了啊,希望我为药师寺作画,我也把我的心情传达给他们。这幅一百米的作品是后来才创造出来的。当时只是画了几副和药师寺有关的立轴,他们也感到很高兴。后来这一百米的作品呢,是经过九六年在茂原创作的一百米雄原大地以后,接下来创作第二幅百米作品。 这幅一百米的作品,正好是药师寺一千三百六十年的成立的时候,一个大型纪念的活动。
在这个大型活动的开幕式上,我这幅作品先在东京银座美术馆展出,举行的奉纳的仪式。然后他们药师寺的大和尚还有他们主要事务所的代表都来到东京接收了,这部作品展出以后运到药师寺,于是,我也得到了他们的表彰,这幅作品做为药师寺永久的收藏了。 当时这个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事情,有缘分,有困难,也有启发。同时让我加深了对于日本佛教的理解。画面中出现的人物,都是二十世纪药师寺里的和尚。 这个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日本NHK给我做的一个五十分钟专题的节目。他们说,王老师用绘画记录了药师寺二十世纪最后的这些僧人们的活动。药师寺是世界文化遗产,所以这幅作品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被登录了。 这幅作品在药师寺展出的时候,咱们中国的佛教协会,佛教学院有五十人出席。佛教学院还包括中国各个地方的佛教的头领僧人。他们当时正在日本访问,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药师寺特邀他们来出席这个开幕式,他们感到非常的高兴,药师寺也感到很自豪,大家都感觉到中日之间的这种友好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李永亮:为创作“圣煌”,王子江差不多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然而,他为创作“圣煌”,却准备了整整7年的时间,他已经记不清,往返于东京和奈良之间有多少个回合了,他也数不清,曾经给多少位僧侶朋友写过生。王子江非常善于抓住特定人物的特有印象和特有的外在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正是源于这样的一种积累,可谓是厚积薄发,神来之笔随处可见。其实,“圣煌”并非王子江的第一幅百米画卷,之前在1996年,他已经为千叶省茂原美术馆创作了“雄原大地”,之后的2004年他又为兵库省姬路美术馆创作了“源流千古”。我们很想知道,王子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萌生创作百米画卷的想法?



王子江:在创作这个作品的过程中,我经历了近七年的时间。药师寺所有的活动。基本上我都去参加,最长的一次是在药师寺里面住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包括给佛像的扫除,晚上的冥想,坐禅,学经等各个方面。这个寺庙以外的活动去,我都跟他们去做过,长途跋涉啊。这幅作品里边的僧人,每个人的特点,每个人内心,精神上的东西,还有包括他们的服装,我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特别是这部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是一个现代的风格的水墨画,这是我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自己的笔墨语言,写实,幻象,装饰,构成,还有跨越时空的表达啊,像咱们现在电影里面所运用的一种穿越。这种形式在表达时有技术含量在里面,这是我在探讨,追求的笔墨语言的一个方向。
通过这幅作品的创作,我后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做访问学者的时候专门写了论文,因为这个创作。与国内的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的壁画系,上海交大的设计系等大学都做了广泛交流,他们对我使用日本壁画的方法来创作这种大型作品,也很感兴趣。 在日本的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平常的艺术活动,包括在日本各个地方的教学,讲座呀,还有大型创作过程,都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我的这种大型的水墨画创作的方法,是受到中国古代壁画,包括寺庙里面的壁画,墙壁上的壁画的影响,后来我学习了日本壁画的技术,用这种融合的方法创作了一百米的作品。所以日本的很多的艺术家,评论家、看了我的一百米作品,他们也感到很欣慰,觉得中日之间的这种文化艺术交流,产生的这么一个结果,他们也感觉到、确实是民间的文化交流,非常非常的重要。



李永亮:我们知道,王子江的绘画以刻画人物形象最为擅长、也是最具特色的。芸芸众生,众生百象,在王子江的笔下,无不显现出浓厚的时代风貌。画面中出现的一系列具有优美而略带感伤的抒情基调,是王子江对社会人生的深情关注,和对人文情怀的深入挖掘。我们一起来欣赏王子江的“京都风情”系列。



王子江:我还有一个系列作品呢,就是包括京都风情,都市水墨人物作品,这个京都风情呢,是因为我很久以前就对日本江户时代以来的文化,包括绘画,小说,都很感兴趣,对中国对日本古代的作品的也很感兴趣,能够感觉日本古代文化的一种精神。去药师寺的近七年时间里,每次都要经过京都。所以在这过程中,有时也经常住在京都。在京都也结识了很多的画家,朋友和民间艺人。 我也是受到京都府很大的支持,京都府在申请世界遗产“天桥立”的时候,京都府邀请我来画,并负责整体的艺术方面。所以我跟京都结下了很深的缘。
在京都就发现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化在京都留下来很多,精彩的作品很多,非常非常棒的,感觉到很亲切。京都的这种生活,也给我了很多很多的启发。特别是晚上,在京都的大街小巷里面像酒店呀,料亭啊,居酒屋啊,像这样的一般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里边有一种浓郁的跨越时代超越时代的,江户时代的风味,一种氛围。取材过程中只感觉穿越到那个时代一样啊,眼前穿梭匆匆的走过的这些人里面都是像那个时代的人一样。瞬间瞬间的,有时一种恍惚的感觉。 日本有很多画家呢,更多表达的是古代寺庙,而我是抓住了他们城市风景,包括人们的一种生活景象。

(未完待续,王子江录音部分的整理:宣芳)

#{{item.rowno}} {{item.content}}

{{item.reg_date | date}} {{item.acc}} {{item.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