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聚餐】之二 原创小说
(二) 第四生产队的种子贮藏库,临时成了知青的住宿房,这里被安排住进了三个知识青年。小屋还算可以,里面除了三张简易的单人床和一张破桌之外什么都没有,空荡荡的,显然有点冷清。小屋后面有个小池塘,知青每天的洗漱用水都是从那里提取。 今天因为是元旦,又是知青小伙伴们的聚餐日,馬之骏早就起床,洗漱完毕后,他准备出门,提早去会餐的地方,了解那天开会讨论时,具体分工的落实情况。会餐的分工,分为五类,采购、借埸所、收集干柴、鱼肉菜的洗滌、烹调。作为这次会餐的召集者,如何将计划圆满实施,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组织才能一次体现。
马之骏,66届高中毕业生,是上海一家重点中学的高材生。外表高个瘦身,一张文邹邹的脸,配上那幅学生眼镜,更显出一幅文人的模样。他说话和蔼可亲,语意扣扣入环,严密的逻辑性里有时还掺和着风趣,让人足以感受到他才华横溢的魅力。他举止端正,待人随和,办事利索,宽宏大量,所以在知青中很有人气。 他出门之前,朝着还在睡的其他二位知青喊到"辰光勿早了,大模子!铅桶!好起来了,可以去作准备啦!" 那个绰号叫"大模子"的知青睁开了腥松的双眼,嗯了一声没有马上起床,而旁边叫"铅桶"的知青立刻起了床。
铅桶的名字叫严凱鸿,也许是名字上海发音的缘故,把"凱鸿"念成了谐音铅桶。凱鸿虽然个子不高,但是身材匀称,笑味咪的脸上,一抹浓重的黑色胡须,特别引人注目。 这次聚餐,他负责食材的整理和洗滌,他匆匆地准备了一下,也直接去了会餐的地方。 剩下那个叫大模子的知青,因为他负责收集烹调用的干柴,所以无须提早去会餐的地方。 大模子姓黄名汉臣,因为胸肩长得比较宽厚,所以被小伙伴们戏谑称为"大模子"(上海话身材魁梧的意思)。
汉臣是66届初中生,長相有点老沉,一张大驴脸,常被人笑讽一夜摸不到头,亏得五官长得还算端正,这为他的颜值挽回了不少负分。身材结实,在农民的眼里,本该是干庄稼的好手,可是汉臣讨厌干农活,出工不出力。到了炎热的夏天,干活更是偷工减料,还经常乘着别人不注意,擅自下河游泳,自由散漫惯了,所以,有农民就在背后点戳"格乌虫堆作愣大,云桑勿会做"(崇明话:这个家伙体格这么宽大,干话却一点不卖力)汉臣絲毫不理会别人背后的议论,依然我素我行,毫无悔改之心。 可是这次聚歺与干农活不同,实行的是分工包干责任制,如果哪位做的不到位的话,就会直接影响会餐的进展和成效,所以汉臣也不敢怠慢,吃完早饭后,就出外捡拾柴禾去了。
聚歺的地点选在第三生产队的一个农民家里,这是一对年老夫妇。主人叫张华狗,为人不错,膝下有一女,早已嫁人住在邻队,所以,闰女出嫁前居住的那间屋子一直空着。 那天在他家搭伙的知青郑栋樑在吃完晚饭后,同他谈及借屋的事,他也沒多加思索便一口答应。因为栋樑也是在他家同吃的知识青年,每天晚飯后总会同他聊聊天。栋樑有语言天赋,下乡没多久,便能操着一口流利、标准的崇明方言,再加上他的幽默、诙谐,有时把老二口逗得直乐。关系的融洽就像街坊邻居和自家人一样,什么事都好商量。
#{{item.rowno}} {{item.content}}
{{item.reg_date | date}} {{item.acc}} {{item.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