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访问量:705

快讯:为方便阅读,可将“东京亮点”的链接保存在手机桌面上(不占容量)方法是:点右上角>点浏览器>选发送>再选保存桌面>OK了。

“元宵茶会随笔”  作者 陈茜( 和田茜 )
阅读量:706
作者:陈茜
2025-02-16
《 元宵茶会随笔  》  
作者 陈茜( 和田茜 
 
  正月十五,有幸应邀参加了在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元宵茶会」,这是一场由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和NPO法人亚洲文化艺术协会联合举办的活动,是李永亮老师的第五部十四行诗『有一种茶香』的朗读会。
  
  这天,注定就是一个与以往哪一年都不同的元宵节。文化中心内人头济济,热闹非凡。场内不仅座无虚席,还有许多观众只能站着参加。朗读会,由日本华侨华人合唱协会女声合唱团的一曲「茉莉花」拉开了帷幕。歌声响起,忽然就唤起了我的思乡情。虽然在节目单上看到第十首诗的题目是「碧螺春里的秘密」,知道家乡的茶会出场,完全意想不到苏州的茶竟然会两次出镜,好惊喜!


 
  元宵茶会上,12位演员声情并茂地诵读了李永亮老师的十四行诗。十二首诗,每首诗,都和“茶”字分不开。有用拟人手法为茶具代言的,也有把历史典故写进了诗里的;有茶香,有未曾品尝过的茶,有爱,还有思念。对于我而言,提起十四行诗,记忆最深的大约就是在初二时和同学偷偷读了一遍又一遍的莎翁的经典Sonnet18“我可否把你比作夏天”。在那个年龄段曾将之视为阳春白雪,其实却是一知半解。如今聆听李老师的十四行诗,则觉得似在听一个故事一段情。每当伴随着朗读声的悠悠旋律结束时,既会感到对前一个故事的依依不舍,又有点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个故事。每首诗在诵读完后,既有点评,又在问答中能知道作者创作时的背景,心情等等。让人不禁觉得,诗,在远方,也在身边……


 
  嘉宾们的发言幽默风趣,时而爆发出阵阵笑声,也是会场的一大亮点。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前排,国航东京营业部王天云副总经理的发言,他拿着提前泡好了茶的玻璃茶具作为道具,并如此说到,“李老师的诗就像普洱。……茶会凉,但是故事仍在。普洱对绿茶说,对比年轻时美丽的容颜,我更爱这张饱经沧桑的脸。” 这几句话感觉实在经典。
 
  茶会上,不仅提供了应景的酒酿汤圆,还有各种抽奖活动。爱收集食器的我幸运地抽到了国航标有编号的『香蘭社』特制杯子,给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回家的电车上,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十四行诗朗读会了。是否会如元北京人民艺术著名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一届获奖者尚丽娟老师在发言中提议的那样,观众们闭眼听完诵读后,睁眼依然还在那诗中~


     
 
                   
                                                                                                                  
                    
 
                                                                                                               

#{{item.rowno}} {{item.content}}

{{item.reg_date | date}} {{item.acc}} {{item.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