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访问量:263

快讯:为方便阅读,可将“东京亮点”的链接保存在手机桌面上(不占容量)方法是:点右上角>点浏览器>选发送>再选保存桌面>OK了。

小说翻译《十夜梦》之第三夜    夏目漱石  作   吴鸿春  译  
阅读量:264
作者:吴鸿春
2025-08-10
小说翻译      《十夜梦》之第三夜
 
 夏目漱石  作      吴鸿春  译
 
    我做了一个这样的梦。
 
    我背着个六岁的孩子,觉着确确实实地是我自己的孩子;奇怪的是,我不知道他的眼睛什么时候瞎了,他头发全剃了,成了个青皮光头。我问他,你眼睛是什么时候坏的,他说,咳,以前不就这样了嘛。说话的声音是个童声,可是说话的口气完全是大人的,而且对我用的是平辈的简体。
 
    路很窄,两边都是稻田,鹭鸶的影子不时地在夜空中掠过。
 
    “走到水田了吧。”他在我背上说。
 
    “你怎么知道的?”我的脸略向后面一转,问道。
 
    “鹭鸶不是在叫嘛。”他回答。
 
    我再一听,果然鹭鸶叫了两声。
 
    虽说是自己的孩子,我还是感到有些恐怖。背着这家伙,不知道下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我得找个地方把他扔了;向前一看,在夜色中看到了一大片树林,就扔在那里吧。我刚这么一想,背上就发出了“哼、哼”的冷笑声。
 
    “你笑什么呢?”
 
    孩子并不回答,只是问:
 
    “父亲,重不重?”
 
    “不重啊。”
 
    “会重起来的。”他说。
 
    我默默地朝着树林走去。水田中的路弯弯曲曲地一点规则也没有,不像我想的那样简单地就能走出去。不一会走到了一个岔路口,我站在路口那里歇了会儿。
 
    “应该有个石柱竖在那儿吧。”小孩说。
 
    果然有个半人高八寸见方的石柱立在那里,上面标示着左面是日窪,右面是堀田原。尽管是在黑暗中,那红色的字倒看得很分明;那种红色,颇有些像蝾螈腹部的颜色。
 
    “走左面的好。”小孩指示说。往左一看,刚才看到的那片树林的黑影好像高高地笼罩在我们的头上,我不免一阵犹豫。
 
    “没什么好担心的。”小孩又说。没办法,我只得朝着树林的方向走去了。我一边不停地朝树林走着,一边心里想着这孩子眼睛瞎了怎么会什么都知道?只听到他在我背上说:“眼睛瞎了到底不方便啊。”
 
    “我这不是在背着你嘛。”
 
    “叫你背着是对不住你了,不过让人当作傻子可不好受啊,被自己的父亲当作傻子更不好受啊。”
 
    真是个讨厌的家伙,赶紧走到树林里把他扔了得了,我这么想着,加快了步伐。
 
    “再稍稍往前走一段就明白了,——正巧也像今天这样的夜晚呢。”他在我背上像是自言自语地说。
 
    “你说什么?”我不由得心里一惊,急忙问道。
 
    “有什么好问的,你不是明明知道的吗?”小孩以嘲弄的语气说。于是,我好像开始知道了点儿什么,但是又知道得不够清楚,只是想起了有过今天这样的夜晚,只是觉着再往前走一段就能明白了;只是在想着,明白了就大事不好了,趁现在还不明白,赶紧把他扔了,好让自己安心。我走得越来越快了。
 
    雨下起来了,路变得越来越暗。我紧张万分,只感到背上的小孩紧贴着我。这小孩能彻照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同一面明镜,纤毫毕现;那竟然还是我自己的孩子,而且还是个瞎子。我实在受不了了。
 
    “就是这儿,就是这儿,就在那棵杉树底下。”
 
    雨中小孩的声音听得很清楚,我不觉停住了脚步。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树林里面,在几步路的前面可以看到一个黑影,正是小孩说的那棵杉树。
 
    “父亲,就是在这棵杉树的下面吧。”
 
    “是的,没错。”我竟这么回答了。
 
    “是文化五年龙年吧。”
 
    我好像想起了文化五年的龙年。
 
    “你这凶手杀了我,离现在正好有一百年了!”
 
    我在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头脑里突然复活了这样一份记忆:在距今一百年前文化五年龙年的一个黑夜,我在这棵杉树下面,杀死了一个瞎子;而正当我认识到自己是个杀人凶手的那一刻,背上的孩子一下就变得如同石雕的地藏菩萨那般沉重了。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1867—1916),原名夏目金之助,出生在江户(今东京),毕业于帝国大学英文系。重要作品有《我辈是猫》、《心》等多部。他的作品以及他所坚持的以虚构、想象来展示文学空间的观点,对日本文学产生了长远影响。《十夜梦》是一组借梦境描写来批判现代文明、探讨人性之谜的名作,这里选了其中的《第三夜》。有《漱石全集》三十五卷。
 
本稿源于《世界文学》


 
民族少女    冷宏   (ACA收藏)
 
 
 

#{{item.rowno}} {{item.content}}

{{item.reg_date | date}} {{item.acc}} {{item.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