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访问量:122281

快讯:为方便阅读,可将“东京亮点”的链接保存在手机桌面上(不占容量)方法是:点右上角>点浏览器>选发送>再选保存桌面>OK了。

六 滴 泪       ——浅析话剧《生命行歌》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量:122282
作者:李胜英
2019-07-08

     
六 滴 泪
      ——浅析话剧《生命行歌》的艺术感染力 
                                                
原创话剧《生命行歌》首轮演出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但看戏时的感动仍在胸中翻涌。我常常问自己,这个描写临终关怀的没有什么特别情节的作品何以给你带来如此的震撼和难以忘怀呢?我想以剧中的六个泪点为例进行一番浅显的解读也许会给自己一个答案。
一滴泪(“车”的序曲)
(情节要点:舞台在悠长舒缓的音乐声中亮了起来,我们看到舞台后区,一字儿排开五把轮椅,是某舒缓病院的一角。少顷,五个老态龙钟的病人蹒跚着坐到自己的轮椅上,仰靠椅背,目光灰暗,沉默无语。这时,一个病院护工推着一部医院专用推车,上面用白布蒙着一名刚刚逝去的病人,推尸车横跨舞台,在五个病人面前缓缓经过,向着舞台另一边慢慢隐去……)
这是一次与死亡的近距离接触,尤其是让五位也行将就木的老人、病人在眼皮底下目送着死去的同类走向冰冷的停尸房,一种残酷、悲凉的情绪油然而生。逝者已逝,生者奈何?我们谁能逃过这一劫?一个推尸车的细节把这部戏的环境、气氛、空间、时间全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给观众的审美体验是“直面死亡”“直面残酷”。再加配以朦胧的灯光,宗教意味的背景音乐,你的心灵突然被撞击了一下,泪眼婆娑了……



二滴泪(“话”的沉吟)
(情节要点:护士嘟嘟的热恋男友志怀恳求嘟嘟递交辞职信,离开这个终日和死亡零距离接触的地方,他传达母亲的意志,说“妈妈说了,她决不会让一个终日抚摸死人的手来抱自己的孙子孙女”,嘟嘟陷入巨大的矛盾之中。志怀是自己的最爱,可是面对病人的期盼眼神,面对病房紧张窘迫的医护力量,嘟嘟说不出“走”这个字。她婉转地跟志怀商量,希望这件事过一阵子再说,眼面前实在离不开,因为病人们需要她,可是遭到了志怀的拒绝。就在这时,偷听到小两口争吵的陈阿公,代表五位老人“冷酷”地对着嘟嘟一挥手,说“我们不需要你!”)
一句“我们不需要你!”就像一颗催泪弹,又让我心头一热,双眼湿润了。这句反向用语,具有很大的情感冲击力。这里,主人翁没有用我们习惯了的“我们需要你”来挽留嘟嘟,来强化嘟嘟留下来的决心,而是用“我们不需要你!”这句话来企图挽回、成全嘟嘟和志怀的爱情。这句话,把人性中最真挚的关爱、最崇高的善良无私、最火热滚烫的那颗爱心一下子捧到了你的面前。如果说第一滴泪是“直面残酷”,那么这第二滴泪就是“直面温情”。其实,在剧作里,这种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手法也不是新鲜的玩意儿,但在这的个戏规定情境里,由一名生命垂危的老人用这个方法来成全年轻人,确实给现场观众带来了触动心灵的感受。让观众更直切地触摸到了这些可爱老人的可爱情怀。



三滴泪(“歌”的咏叹)
(情节要点:除夕夜,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面对这群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以天籁之音唱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是何等震撼的场面啊!这是人的生命的两极的相撞,是冰和火的相撞,这种相撞迸射出的火星直接溅到人的心灵深处。这是对生命的挽歌,更是对生命的礼赞。老人们的身体行将就木,但他们的生命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延续,生命的火焰永不熄灭。孩子们的童声歌唱是来自天堂的声音。这声音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希望。歌声给老人带来了慰藉,更给现场的观众带来了宗教般的神圣、肃穆和感动。



四滴泪(“跪”的意境)
(情节要点:当患白血病的洪护士长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向嘟嘟讲完自己为什么一直不结婚不生孩子而是领养了一个孤儿小东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有着白血病的家族史,并取出一条织给小东但还没完成的编织围巾时,嘟嘟热泪盈眶,她接过围巾一下子跪在洪护士长面前,哽咽着向护士长承诺:“我绝不会让小东再次成为孤儿”!)
    现在想到这个场面,仍非常感动。这是什么?这是爱的传递,这是人的大爱无疆。嘟嘟难道不知道自己是个未嫁的姑娘吗?她难道不知道拖着一个领养的孩子会在自己感情世界里增加多少未知的困境吗?她都知道,但她选择了奉献,在世俗理念面前她选择了精神升华,选择了攀登人性中至高无上的利他境界。这一跪,跪出了一个年轻姑娘的崇高,跪出了生命中的璀璨之花。


五滴泪(“抱”的情操)
(情节要点:当吴老伯终于放下心中块垒,面对儿子、孙子发出久违的连自己都感到陌生的笑声,而儿子和孙子在片刻的惊愕之后,疾步冲上前去拥抱住父亲、爷爷时,观众席响起了热烈的欣然的掌声。)
这一刻,我又流泪了。我发现现场很多观众也在偷偷抹眼泪。这本该是个笑点,是会产生喜剧效果的,何以会产生现在的效果呢?主要是这个细节触动了观众敏感的情感软肋,产生了感动。感动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强烈对比,来源于情感的翻转。前面那么多的篇幅表现吴老伯的不近人情,表现他的古板、凶狠,都是在做铺垫,就是为了在这一刻起到一个巨大反差和逆转的效果。从儿孙的角度,早已经习惯了父亲爷爷的怒目圆睁,习惯了父亲爷爷的大声呵斥,当看到父亲爷爷突然露出久违的笑脸,看到父亲向他们伸出了双臂,接纳了亲人的关爱时,那种突如其来的震惊和感动,让他们喜极而泣,情不自禁扑到父亲爷爷的怀里,紧紧地紧紧地抱住不放。观众报以热烈掌声,那是因为观众之前的压抑情绪在此一刻得到了疏解得到了宣泄,吴老伯作为剧中人物,他对生死有了正确的认识,释然了,而观众也自然而然随着这一家子抱在一起,随着吴老伯的释然而释然泪奔了。



六滴泪(“喊”的哲思)
(情节要点:当陈老伯深情地对嘟嘟讲出了埋藏在心底几十年的苦恋故事以后,嘟嘟对陈老伯时时刻刻关注“体面、尊严”有了切肤感受,她流着眼泪和陈老伯一起挥手喊出“要体面,要尊严”!)
这时候,我又一次流泪了。就微观来说,陈老伯是要体体面面保持尊严地去天堂见他的初恋情人;而宏观来看,陈老伯喊出了每一个面临死亡的人的共同心声,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尊重,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尊严;而从更广的层面来看,这更是喊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我们要对所有的生命保持敬畏,对每一个个体的人给予尊重,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进步的象征。因此,严格意义上说,这个戏其实不止是给这些临终老人看的,更是给我们每一个健康活着的人看的。“向死而生”,本身就是一种哲理,一种情怀。我想,这正是这个戏的主题所在。
通过前面这些泪点爆发出的情感冲击,我们可以看到,临终关怀,只是这个戏的表层结构,它也不是一个如何树立正确生死观的形象表述。当然这些都有。但这个戏的更深层次,是借助于临终关怀这个框架表现人的生命意识,不只是行将就木的老人、病人,是每一个人,是要关注每一个人在生命长河中泛起的每一朵浪花,要让这些浪花映射出善良、映射出爱、映射出包容、宽恕、忏悔,让人性中所有的美好情感伴随着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
不知是谁说过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喜欢,用这段话来为《生命行歌》打点和作为我的这篇短文做结非常恰当。他是这么说的:“死亡,就是一扇门,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穿过它,进入另一个阶段,而隐藏在这门前门后的,却是人性的爱、尊重、平等和慈悲”!




 

#{{item.rowno}} {{item.content}}

{{item.reg_date | date}} {{item.acc}} {{item.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