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他的收藏或许价值连城》(上)
晋鸥,这位貌不惊人的全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的会长先生,其实有他鲜为人知的一个侧面,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认识晋鸥,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他当时的身份是旅日书法篆刻家,在日本各种文化艺术交流的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晋鸥活跃的身姿。
而说晋鸥其实还是一位收藏家,则是这三年的事情了。有朋友自国内来,告诉我说晋鸥的家里藏有数百件中国名人字画。我听后大吃一惊:在日的华人们,要生存得体已委实不易。收藏可是富人们奢侈专利,在日的华人即便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也未必会有与此相当的经济实力。
去年5月的一个周末,受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委托,我对晋鸥作了一次正式的采访。作为朋友,尽管以前也有一些零星的交谈,但今天的这3个小时的推心置腹,让我对眼前这位在日华人的收藏轨迹和心态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肃然起敬,可能言过其词,而说刮目相看,大概比较恰当了。
话头要追述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晋鸥就已经拜著名书画篆刻家钱君匋先生为师,在向钱老学习书画篆刻的同时,更为幸运的是,钱老对年轻后生们的学习非常关心,为了让他们能够学到真正的艺术,经常会拿出一些名人字画,让晋鸥及其他学生一起观赏,并作细心的讲解。钱老有一句话让晋鸥得益非浅,至今难以忘怀。
钱老说:“要多看好作品,好作品看多了,自己的艺术才能提高。”
这话是千真万确,经过很多实践的检验。当时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在博物馆和美术馆里很难看到名家书画作品。但是怎么样才能够经常地看到好的东西呢?这着实让年轻的晋鸥郁闷了好长一段时间。“要是我有钱就好了,就可以买到好的作品收藏和学习了”。这一颗朴素的种子深深地埋在晋鸥的心里,而这颗种子的发芽却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岁月。
后来晋鸥进了某艺术单位工作,虽然经常能够接触到一些书画买卖的机会,但是由于当时工资微薄,只能养家糊口,购买书画作品实在是力不从心。然而机会来了,1986年春天,有香港朋友远道来到杭州,意欲购买名人字画。热心的晋鸥主动牵线搭桥,连夜赶到乡下一位熟知的老中医家里,询问是否可以出让其珍藏的伊秉绶、何绍基、王文治等清代名家的作品。老中医沉吟良久,最后还是同意了。因为近期内儿子即将结婚,而结婚房子和钱是少不了的。香港朋友十分感激,临别时赠送晋鸥人民币500元,以示慰劳。这大概是晋鸥在人生旅途上获得的第一桶金,要知道这500元在当时差不多等于晋鸥半年的工资了。
无独有偶,不久,又有喜欢书法的台商来到君匋艺术院参观。闲聊之余,表示特别崇拜沙孟海的书法,如果有地方买的话,想购买几件。恰巧晋鸥的一位朋友手里就有多幅沙孟海的书法作品。一个电话打过去,对方答应转让几件。事情很快地成了交,台商兴高采烈地走了。虽然这一次晋鸥没有获得一分钱的劳务费,但却意外地得到了主人的瞆赠:一张沙孟海的斗方书法。原来主人是沙孟海的远房亲戚,看到眼前的小伙子,对沙孟海的书法谈的头头是道,不免动了恻隐之心。后来晋鸥对我说,他当时正在学习和临摹沙孟海的书法,所以就即兴发挥了几句。
这是晋鸥收藏履历上的第一次收藏,其喜悦的心情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
从这以后,依靠自己的热情和辛劳,晋鸥也慢慢地收集到了一些小名头的书画作品,但由于经济实力上的不足,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收藏,不能不说路途还是相当的遥远。每每想到这里,晋鸥的眼神就有些迷惘,有些暗淡。
(未完待续)
#{{item.rowno}} {{item.content}}
{{item.reg_date | date}} {{item.acc}} {{item.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