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访问量:1624

快讯:为方便阅读,可将“东京亮点”的链接保存在手机桌面上(不占容量)方法是:点右上角>点浏览器>选发送>再选保存桌面>OK了。

十四行诗,为爱而生的诗体
阅读量:1625
作者:施银
2023-11-19
《十四行诗,为爱而生的诗体》
作者:施银
 
10月份的时候,东京宝荣的李先生找到我,说他又创作了第二部十四行诗,准备在11月再办一次诗会,希望我能作为嘉宾出席。非常感谢李先生的邀约,在此表示谢意。本次诗会,庆应大学的吴敏老师在点评时提到了李永亮先生诗歌的写作主题问题,那么我就围绕这个问题谈谈。
 
十四行诗是一种格律比较严谨的抒情诗体,非常适合抒情,特别是写爱情。追溯十四行诗的起源,应该说十四行诗就是因为爱情而诞生的诗体。早在13世纪末,在意大利西西里的游吟诗人创造的情诗,一直被学界公认为是十四行诗的雏形阶段。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取得十四行诗伟大成就的诗人彼特拉克,他的第一本十四行诗诗集《抒情诗集》,也是献给他的情人劳拉的一本作品。



 该诗集汇集了彼特拉克一生创造的375首十四行诗,可以说是十四行诗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结晶。他所创造的四四三三编排,也被后人称为彼特拉克体,被后世的很多诗人仿效,也为资产阶级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在16世纪,十四行诗在英国风靡一时,成为英国文坛最流行的诗歌体裁,诞生了包括创作了四四四二编排的莎士比亚体,以至于我们当今研究英国文学,都绕不过英国十四行诗的存在。我们仔细研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会发现,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写的最多的主题便是美,友谊,爱情,其中特别是对于爱情的描写,堪称经典。以至于在研究莎士比亚的诗集《十四行诗集》的时候,有些学者会把诗集定义成“爱情十四行诗集”来对待,由此可见,爱情这个主题在十四行诗中的地位。
 
在近现代,爱情这个主题也依然是十四行诗经久不衰的写作主题,比较典型的就是197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巴勃罗聂鲁达,他曾经写过一本十四行诗诗集,叫《100首爱的十四行诗》,和祖师爷彼特拉克一样,巴勃罗聂鲁达在这本诗集的首页上也写了一句献辞,写的是“献给玛提尔德”,这位玛提尔德是谁了?她就是巴勃罗聂鲁达一生挚爱的妻子。
 
从上面三位伟大的诗人的抒写主题,我们可以看到,爱情诗一直都是十四行诗永恒不变的经典主题。但是十四行诗也不仅仅只有爱情诗,在十四行诗诞生之后,十四行诗也逐渐从单一的爱情诗演变出了教谕诗、政治诗、讽刺诗等其他主题。


 
我们今天看李先生创造的这第二部12首十四行诗的主题,《头发里的秘密》写了亲情和友情,《我的夏天我的梦》写了少年与爱情;《母亲的来信》写了母子亲情;《两个人的有线电话》《幸福如此简单》、《有一种声音》、《蛋包饭上的爱心》、《给我7天时间》、《小樽城里的小夜曲》都是从不同角度来写了爱情与亲情主题;《为了一个人的车站》、《一碗汤面》写了社会话题;《一个演员的自白》写了对于一位社会名人的纪念主题。总结起来,我们发现爱情与亲情是李永亮先生频繁创作的主题,当然也有对于一些社会现象主题的写作。
 
应该说十四行诗在中国的发展,更多的是在临时兴趣的临摹与模仿阶段,真正专心从事十四行诗的创造,并取得一定成就的诗人非常的少。能提上名的大约就是同济大学这一所偏理工科大学在文学方面最知名的一位的教授,中国近代诗坛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冯至,诗人冯至创造的诗集《十四行集》也是中国近代十四行诗取得的最大成就。这也是我对于李先生创作十四行诗这个行为的意义是非常重视的原因,因为华文诗坛太需要一位在十四行诗这个诗体上专研并取得实质突破的代表诗人。
 

我们知道,十四行诗因为其严谨的格律与韵脚,朗朗上口,特别适合朗诵,我们从近代欧洲的文学作品中也经常能见到朗诵十四行诗的场景。比如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长篇小说《漂亮朋友》(又译《俊友》)中,就有男主人翁杜洛瓦混迹于勾引上流社会女子的聚会时,欧洲贵族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朗诵十四行诗来取乐的场景。而《漂亮朋友》的作者莫泊桑,也从小就开始通过听母亲朗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来培育文化蕴涵。
 
回归到本次的诗会,我对李先生举办的十四行诗朗诵诗会这个行为给予高度评价。应该说,十四行诗朗诵诗会也是对于十四行诗最本初的模样的一种还原与继承,是非常风雅的一件事情。
 
 2023年11月18日
写于寓所


 

#{{item.rowno}} {{item.content}}

{{item.reg_date | date}} {{item.acc}} {{item.ref}}